护理科研管理的基本任务

来源: 互联网

一、科研课题设计的管理

1.选定课题

选题是研究工作的第一个程序。在选题以前必须做好调查模底,以获得粗略的预测和估计。其中包括获得本专业的科研信息,因为它是确定选题的科学依据。应当选择护理学中需要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以便结合我国的专长与特点进行探讨。科研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其成果才能提高工作质量。领导者要考虑所选课题在理论上或实践上有无意义,以及是否具备研究条件,也就是要权衡研究这个课题有无必要性、迫切性与可能性,因为这对于一项研究工作能否取得成功有很大的关系。科技人员一般不去重复研究已被肯定的结果,但是要证实某一方面的理论,或推翻某一不切合实际的结论,也可重复已经下过结论的研究工作。选题必须郑重,题目一经确定就不可轻易更改。

题目可以分为两类,即主题与分题。主题范围较大,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分题是主题的一部分,一般在数月至1~2年内可以完成。研究工作既要有远景规划,又要有阶段目标。专科护理最好选一个主题作为研究重点。阶段分题不要太多,以免分散力量。

2.设计研究方案

管理者要求每个研究课题必须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因为它是研究全过程的指针,体现了奋斗方向、任务范围、各种条件和手段的利用方法等。方案的设计既要先进,又要落实,不可贪大,但要求全。力求用最经济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选择最好的方法,收到最好的效果。

理论性较强的课题应由护理经验丰富、有较高理论水平者担任课题负责人。与医疗关系十分密切的课题,可请有关医师参加。器械与一些特殊用具的研究,可请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协作。

设计的程序是,先由课题负责人编制方案,其中包括国内外有关的发展现状与动向的情报依据、研究的途径与步骤、各阶段的内容与目标、工作方法、物资配备、协作分工、各步骤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等,交研究组讨论修订。如有不同方案,可进行比较补充。经本单位学术委员会审查并征求协作单位意见后,再交研究人员复议,然后正式通过,并呈报上级领导机关备案。在方案未经审定以前,除做一些资料收集、理论准备、物资联系外,不可开始着手试验。有时方案设计不能事先做得很完善,只要总的设想切实可行,便可采取分段设计、分段小结、摸索前进的方法。

3.开题报告

为了加强对科研课题的管理,对课题要按照科学方法和科学程序进行认真评议和审定,使设计更加完善、合理。因此须召开开题报告会,会前要将选题的主要资料交给与会成员,以便做好评议的准备工作。课题负责人要作开题报告,详细介绍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学科、学历、专业、经历、特长等主观条件,完成课题的各种客观条件,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邀请专家、教授和科学管理人员搞好同行评议。评议时要注意课题的创新性、先进性、开发性和实用性、社会效益等。同时还要论证课题的设计是否周密,是否切实可行。有时要签订合同,以保证课题的完成。

二、计划实施的管理

在计划实施中,参加研究的人员应当固定,并注意操作细节,尽可能利用客观指标。实验室检查应防止误差。科研工作必须谨慎从事,务求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切忌主观臆断。遇到问题应相互讨论,查阅资料,以虚心好学的精神不断改进实验方法。详细记录一切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随时科学地、独立地分析自己的收获与总结阶段的成果,不能盲目地附和他人的判断。应保存所有的原始资料,以备最后分析与总结。学术主管部门要定期了解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审阅课题执行情况报告表,深入课题承担单位,对课题进行实地检查和监督,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必要时对各参与研究单位予以指挥和协调。经费的使用应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三、科研成果的管理

科研成果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管好科技成果,对于防止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研成果的管理包括总结、鉴定、推广、成果奖励等。

1.科研资料的总结

科研组必须完整地保存各种原始资料。在研究工作结束或告一段落时,由课题负责人亲自组织科研人员对所获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它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统计分析。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比较,排除事物的偶然性,找到规律性。从资料的分析中可以引出必要的结论,阐明这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每次研究的结果无论成功或是失败,必须写出学术性总结报告或学术论文。在做好学术总结的时候还要做好工作总结。

2.科研成果的鉴定

凡科研成果经过至少1~2年的实践考核和检验,证明其结论或结果是可以重复的,均可申请成果鉴定,有的可以委托研究单位组织鉴定。鉴定的方法是:

(1)邀请5~7位同行专家或与本专业有联系的专家教授组成鉴定小组,并推选一位主持人。

(2)由课题负责人介绍成果内容,以口头或幻灯、投影、电影、录像、实物等,逐项报告设计思想、科研方法材料、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当前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动态,并提出申请评奖的理由。然后用背靠背的方法充分讨论、评议,提出鉴定意见,并写出小组评语。

由于专家对本专业的进展水平比较清楚,因此鉴定的意见有科学依据,能够客观地评议出成果的科技水平和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作用。

3.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科研成果只有被广泛应用,才能实现科研的最终目的。通过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可以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可提高护理质量与学术水平。

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看它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度与实际效果。学术委员会要为科技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提出切实可行的应用计划,特别注意对安全性、可行性的预测,在推广成果时,要注意新理论、新技术必须在取得较强的可靠性,甚至规范性之后,才能用于临床。

4.科研成果的交流

学术交流是科学劳动社会化的产物,是科技工作者的信息流通。它能使知识广泛地在社会上传播。学术委员会或学术团体举办的讲座会、座谈会、报告会,或将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刊物上,都可以达到互相渗透、互相启发的目的。

四、创造科研条件

1.培养人才

必须经过精心培养,人才才能脱颖而出,培养的方法有:

(1)推荐护士继续深造:对护校毕业后工作3—5年以上,各方面表现突出,有求知欲,上进心强的护士,经过国家统一考试,可推荐其赴高等院校深造,完成大专或本科学业,甚至完成研究生学业。

(2)举办护理科研学习班:招收护校毕业后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经过笔试语文、外语、数学等,成绩优秀者可以参加学习。课程设置主要有统计学、文献检索、科研设计、人文科学、医学社会及电子计算机等。经过不断的培训,可造就一支护理科研的后备队伍。

(3)组织编写与翻译有关科研的书籍:目前供护理人员参考的书籍很少,管理部门可组织有一定临床经验、理论水平、外语水平的人员编写或翻译这方面的书籍。

(4)进行专科学习: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研究人员无论原来的知识水平如何,都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为了对护理学进行探索,更需要深入学习一些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学习的方式可以进修、自学、函授等等。

(5)参加科研成果交流会:学术交流会常常成为科技重大发展的先导,是推动科研工作的有力措施,可使研究人员了解学术动态,加强联系,组织协作。学术交流可以互相启迪创造性思维,激发研究热情,并且可使新的科研成果在护理界广为传播。

2.善于使用人才

要搞好科研管理,领导者必须善于识别、培养和使用人才,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地发挥才能,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群体,发挥综合效应。领导者要在掌握人才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人的管理由既往的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展和深化。

人才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类型。他们以其不同的智能水平形成了人才的“能级”。人才的合理使用应遵循人才学中的人才“能级原理”,在动态中求得人才的能级对应。人才的合理使用,不仅要看每个单位人才的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且要看整个人才群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发挥人才群体效能的决定性因素。要使人才群的结构趋于合理,必须在人才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智能结构、职能结构等方面认真研究,以便组成比较优化的人才集体。

3.建立科学情报中心与计算机检索库

科研必须掌握国内外护理学发展的动态,准确的医学科技情报,可以克服科研工作中的盲目性。因此应当建立科学情报中心,以便提供新的信息。有些国家的卫生信息部门主张不要保密、封锁数据。他们认为人们知道的信息越多,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越高,信息的利用也就越充分。

此外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还应建立计算机检索库,用缩微技术储存科技人员与科研成果的技术档案资料,以备查阅。

4.建立实验室

护理科研除了充分利用临床条件,还需要建立一些实验室,才能提高科研的水平,例如心理分析实验室、护理技术研究实验室、消毒灭菌研究实验室等,以克服长期以来局限于临床观察、经验总结的状况,同时也为护理研究生的临床研究提供条件。建立的实验室必须体现护理科研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