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临床科研管理 促进特色技术发展

来源: 互联网

1995年以来我院在做好基础医疗工作的同时注重采取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协作的临床科研管理方法发展特色技术。经过5年多的努力已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学术影响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氛围和技术特色并以这些特色技术为龙头提高临床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带动了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与体会如下:
一、从发现危机中做出开展特色技术的决策

任何时候作为一个医院都必须以“医疗”为中心而医疗又得以“病人”为中心就科研管理而言:“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光有了学科和人才是不行的而水平又得靠技术来体现。如我院心血管内科在1992年~1994年期间年收容量一直徘徊在680人~760人之间而平均住院日从90年代初的21天降至18天后亦不再缩短。围绕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作了调研。发现:冠心病发现率上升很快年收容比例自90年代后平均每年递增5%1994年冠心病住院人数已超过全科总收容量的一半;而绝大部份冠心病人当时是靠无创性方法作出诊断、靠药物保守治疗。这样的诊断和治疗至少有3个方面的问题:①很多症状不典型的病人临床难以确诊而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只有60%病人自已不敢出院我们也不敢放其出院因此压床现象很普遍床位周转慢。②有些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在强化药物治疗作者单位:110015沈阳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务部科研科下仍不好转其中10~15%的病人住院期间演变成急性心肌梗塞增加了病人的风险也延长了住院日。③当时每年虽有15~25例病人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但由于我们还不能独立熟练掌握PTCA等介入治疗技术加之当时邻近几家医院已有经过在国外培训的医生开展了PTCA并大造声势吸引了很多病人。因此我们面临病源不足的危机。

怎样走出困境?经过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发展特色技术找到突破口是我们摆脱困境的最明智的选择。具体的说就是要紧跟国际冠心病诊疗的发展动态大量开展冠脉造影及PTCA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带动了射频消融术等方面的电生理技术的发展。通过高科技含量的特色技术开展与建设不但促进各项医疗指标全面跃升而且使我院心血管内科于1997年纳入了全军心研所重点科室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获资助经费40.5万元。

二、发展特色技术中的一些具体方法

我们采取了“三个立足、三个结合、三条途径”的方法“三个立足”是立足当地发展技术、立足本院培养人才、立足全国(全军)一流提高水平;“三个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尖端相结合、科研与实际生产力相结合;“三条途径”是嫁接模仿途径、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途径、发挥技术骨干特长与深挖内部潜力途径。加快了我院与国内外各学术领域接轨的步伐更及时更有效地了解国内外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引进了先进的理论、经验和技术方法临床科研管理日趋完善。在医院技术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1 外请专家来院指导 
在发展特色技术初期我院无一个经长期脱产培训的技术成手。为了抓住机遇在不脱产情况下培训专科技术人员我们先后邀请了22位国外专家及37位国内专家共59位来院指导手术。在开展PTCA、食道超声监测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闭合术、冠脉搭桥术、先天性眶距增宽症的颅内外联合矫正手术及同期隆鼻术、膝关节植换等技术中请外院专家现场指导操作、把关在边学边干中摸索方法和经验提高水平。近期我们又与澳大利亚“心连心”专家义诊手术队进行合作来我院开展心外科手术。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减少并发症、保证病人安全;二是借鉴了他人经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三是我们从中学习技术和经验兼收并蓄、搏采众长;四是通过这种交流与外院专家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提高我院知名度。我院有些科室的同志善意地说:我们很多技术已经能独立操作了为什么还总请人?我们的想法是要“厚积而薄发”初期把基本功打的尽量牢固和扎实将来发展起来才有更大潜力和更加顺利。
2.拓宽渠道加强协作积极支持技术骨干外出学习 

我院在特色技术建设中努力寻找新的途径不断探索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协作的渠道在拓宽渠道方面取得了进步。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6种渠道:

①努力获得国内、国外厂家或公司的资助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参加短期国际学术会议;

②选拔派遣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出国留学、研修;

③出国考察引进先进管理方法和高、精、尖医疗技术和设备参加医疗设备操作、维修培训;

④邀请国外专家参加在院内承办的专题国际研讨会传授开展特色技术的经验和方法;

⑤借国外知名专家来华参加国际会议之际顺邀到院内进行学术交流及高难度手术指导;

⑥通过积极支持屉川、WHO奖学金获得者出国学习。

以上几个渠道在我院的优秀人才培养和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真正做到“一人学习、大家受益”。对在外学习较好、取得成绩较突出的同志在全院范围内介绍国外医学发展的新技术、新进展让大家了解世界医学专科发展动态增强了紧迫感开拓了视野。对归国人员中有较好学术思想和科研构想者在特色技术开展上和申请科研基金课题上给予政策倾斜以充分发挥其科研优势调动归国人员的积极性带动全院的科技进步。如我院1999年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拨出12万元为归国人员建立了两项归国专项基金支持其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开展高新技术力争在研究上取得突破;为归国人员郭晓钟同志创造环境和条件帮助立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资助12万元同时院内拿出近35万元建立分子生物实验室积极支持结合临床搞科研。从中开扩眼界、积累经验逐步在本院组建了一个个配合默契、功底扎实、技术熟练的高技术手术组和科学研究群体。使人人感觉有奔头、有发展共同推进了医院特色技术的发展。
3 思想重视严格管理解决好科研与临床的关系提高学科的科研意识 

紧紧围绕“质量建院、特色取胜”这一核心加强了专科技术建设采取了“一二三”工程计划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一”为各科室必须开展1项代表本学科水平并对学科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专科特色技术力争全军重点科室的专科特色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或领先、军区重点科室的专科特色技术水平达军内先进或领先、普通科室的专科特色技术水平达军内先进或军区领先特色技术已明确的科室要求在提高的基础上出成果、上档次特色技术不明确的科室要充分论证选准突破口;“二”为必须有2人以上熟练掌握和运用此项专科特色技术其中1人为中青年;“三”为跟踪和赶超军内先进水平每年开展1~3项新业务、新技术。同时每年召开一次开展特色技术研讨会实行年初将科室申请的新业务、新技术由院科委会专家评审制度以及建立特色技术提案制度纳入计划管理进行跟踪问效等等。强化了科研的全程管理狠抓落实改变了以往“坐门等客”的工作方式及时发现新的生长点几年来共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000余项。
4 依靠和改善支撑条件加强中心科室建设带动医院特色技术全面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医学科技进步、创新、生产新知识、形成特色技术是医院建设的精髓依此院党委把建设临床实验室、医学实验动物和科技信息检索查新站三大支撑条件以及医院的专科中心和研究所当作重点来抓积极扶持重点帮助让专科中心和研究所在医院建设中充分发挥“龙头”效应和技术辐射作用。在专科中心、研究所的影响和带动下我院在原中心科室特色技术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PTCA、电视胸腔镜微创外科技术、X-刀立体定向治疗肿瘤、细胞刀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深低温冻存角膜行角膜移植技术等37项具有国内代表性的特色技术建立了全军最早的眼库和同种带瓣管道技术的血管库促进了医院特色技术的全面发展。

三、科研与临床相结合促进了特色技术形成与发展推动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医院的医疗工作离开科研就没有发展的后劲就难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而科研工作离开临床也就没有生命力更谈不上去发展特色技术。我们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把临床救治的难点作为科研中的重点用其促进特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指导临床救治水平的提高。如:冠脉造影可使长期难以确诊的病人在几十分钟内得到明确诊断PTCA可使冠心病人在1~2小时内得到基本根治这就大大缩短了住院日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病人来院求治使医院收容、周转等治疗指标显著进步。单从心血管内科1995年开展介入诊治技术当年到1998年共4年间来看年收容人数从1994年的763人次增加到1998年的1165人次净增402人次平均每年递增100人次平均住院日从18天缩短至11天年介入手术从1994年的65余台次增加到1998年的625台次(几乎翻10番)成为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最大的科室之一。尤其是1999年夏季该科硬件条件改善后3个月收治病人总数达371人次完成介入手术228台次出现与往年不同的“淡季不淡”的好现象。目前该科冠脉造影总例数近2000例次无死亡;PTCA总例数近600例成功率97%死亡率0.3%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由于开展了急诊PTCA及高危复杂病变的PTCA使许多心梗急性期病人(尤其是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垂危病人)梗塞相关血管及时开通从而使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死亡率从1994年的14.6%降至1998年的7.2%年收治病人的总病死率从1994年3.1%降至1998年的1.6%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从1994年的89.2%提高到92.1%。总之我们体会只有用精湛的特色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抓实干拼搏进取克服医院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创新和发展业务技术进一步带动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才能使医院科室医疗指标的改善走向良性循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