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转轨期的医院经营管理

来源: 互联网

  摘 要

 概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经营管理原则和政策,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医疗服务的主要矛盾。指出,国前的主要矛盾不是数量不足,而是质量和效率不高;医疗服务的供需关系,在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项目上不是供不应求,而是需求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方向和途径。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指导原则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定好卫生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标准,适当控制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把医疗机构的经营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上来,争取各级政府切实解决好医疗机构的补偿问题,对医疗机构价格的调整要同一般商品价格的调整成正相关。调整医疗机构收入结构,降低药品收入的比重,克服滥用高精尖设备扩大收入的不良倾向。
  关键词 

医院经营 医疗服务 经济补偿部 服务价格 收入价格

  OPERATIONAL PRINCIPLES OF HOSPITAL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ECONOMIC SYSTEM /ZHANG ZIKUAN //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199717(11):7—9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OPERATIONAL PRINCIPLES AND POLICY FORMULATED IN THE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RVICETHE ARTICLE CONSIDERS THAT HEALTH SERVICES ARE NOWIN MOST AREAS AND SERVICE ITEMSIN GREATER RISK OF UNSATISFACTORY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AN THE RISK OF QUANTITATIVE INSUFFICIENCY AND SUGGESTS THAT AS SOLUTIONSFIRST PRIORITIES SHOULD INCLUDE TO IMPROVE MANAGERIAL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FOR BETTER DISPOSITION AND USE OF MEDICAL TECHNOLOGYFINANCEAND HUMAN RESOURCESTO CONDUCT IN-SERVICE TRAINING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ACTICE OF DRUG PRESCRIPTION AND HIGH-TECH EQUIPMENT USEAND TO INCREASE THE READINESS AND EFFORTS BY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T A11 LEVELS TO SOLVE THE REIMBURSEMENT PROBLEMS OF HOSPITAL SERVICES IN WAYS THAT ENSUR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RICE READJUSTMENT OF GENERAL COMMODUTUES AND HOSPITAL SERVICES.
  AUTHOR'S ADDRES CHINESE ASSOCIATION OF HOSPITA1NO.38XUE YUAN STREETHAIDIAN DISTRICTBEIJING100083PRC.
  KEY WORDS HOSPITAL MANAGEMENT HEALTH SERVICES ECONOMIC REIMBURSEMENT SERVICE PRIVE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对我国卫生事业跨世纪(未来14年〕的战略部署,也可说是经济体制转轨期间的卫生政策安排。总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创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卫生服务模式。
医疗机构是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主体,经营状况如何,关系全局,影响重大,亟需认真深入学习《决定》精神,端正经营方向,改进经营办法,建立与经济体制转轨期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经营机制。
1 《决定》提出的经营管理原则和政策
《决定》根据卫生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原理,明确现阶段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这个性质出发,对卫生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以提高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体现社会公平,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从国情出发,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率。重点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障和中医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
  ——举办医疗机构要以国家、集体力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为补充。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卫生领域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和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卫生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此外,对国家举办的医疗机构特别是城市医院还提出了积极参与并搞好城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扶持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对口支援农村的制度,开展城市社区服务,帮助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要求。
上述基本原则和要求,实际上也就是各级医疗机构今后经营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各级医疗机构能够按照上述原则和要求办事,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健康地向前发展,《决定》要求医疗机构要通过改革和严格管理,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为此,《决定》又对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做出了一些政策规定,主要有六条:
一是,“实行并完善院(所、站)长负责制,进一步扩大经营自主权。”深化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政府要切实解决好医疗消耗的补偿问题。除了对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维修以及离退休人员等费用由政府给予安排外,根据医疗机构的不同情况及其所承担的任务,“对人员经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对重点学科的发展给予必要的补助。”
  三是,改革和完善卫生服务价格体系。“区别卫生服务性质,实行不同的作价原则。”“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要适当拉开。”“增设并提高技术劳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项目过高的收费标准。”“争取在二三年内解决当前存在的卫生服务价格不合理的问题。”
  四是,在保证完成基本卫生服务任务的前提下,医疗机构可开展与其业务相关的服务。
  五是,公立医疗机构“继续亨受税、费优惠政策。”
  六是,医疗机构要“加强经济管理,勤俭办卫生事业。”
  这些政策规定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于维护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保护其权益,激发其活力,都是有力的保障。问题在于能不能正确地认真地贯彻执行。
2 现阶段医疗服务中的主要矛盾
  我国医疗服务事业经过建国以来48年特别是改革以来18年的发展,数量和规模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目前的主要矛盾不是数量不足,而是质量和效率不高,医疗服务的供需关系,在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项目上不是供不应求,而是需求不足。病床使用率是衡量供需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据卫生部卫生统计中心资料,1993年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和乡卫生院病床使用率分别为60.8%和38.4%,1996年县及县以上医院略有上升为64.7%,而乡卫生院则下降为36.9%。这反映出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需求很低,同时也反映出城乡医疗机构的服务潜力很大。这种需求不足还反映在卫生总费用和医疗总费用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变化上。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课题组调查统计,从1978年到1990年的13年间,全国卫生总费用和医疗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是上升趋势,分别从3.10%和2.53%上升到3.96%和3.35%。而从1991年开始两者都呈下降趋势,分别从3.96%和3.35%下降到1995年的3.57%和3.06%。
  这里须探究的是,为什么在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都在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却在下降?根据国外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500美元左右的国家,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会突破4%,不至十在3%~4%之间徘徊,而我国却出现这种态势:其原因何在呢?经对有关统计资料分析,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卫生筹资结构变化向个人负担倾斜,以1990年与1994年对比;以全国卫生总费用为100来计算,政府预算内卫生支出从24.85下降到20.44,社会(包括企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卫生支出从39.91下降到36.81,居民个人卫生支出从28.83上升到32.21。二是由于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直接补偿比重降低,迫使许多医院把补偿重点放到增大服务强度上,包括开大处方、增加不必要的检查、竞相增添高精尖设备,仅CT一项,1986年全国只有30台,到1993年跃至1300多台。这样就使医疗费用急剧上涨。按全国人口统计人均医疗总费用从1990年的54.33元上涨到1995年的145.91元。按单个病人计算:1996年县及县以上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平均每一门、急诊人次医疗费用为52.5元,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为2189.6元;省级综合医院则比此数额高出近1倍,卫生部所属医院则高出约1.5倍。上述两项因素是互为因果的,加到一起就限制和削弱了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从而也就削弱和限制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些专家论断,对医疗服务需求不足是现阶段我国卫生事业继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积极谋求解决办法。
3 改善经营管理的方向和途径
  《决定》指出的方向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建立起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具体做法,《决定》提出了四条,即:(1)加快制定卫生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标准;(2)规范财政对卫生机构的投入;(3)改革和完善卫生服务价格体系;(4)调整医疗机构收入结构。这四条就是由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建立医院经营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只要能够切合实际地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就能够解决当前医疗费用超常上涨、医疗资源浪费、医疗需求不足等等问题,促使医疗服务事业走上有序地健康地发展轨道。关键在于如何做到切合实际普遍得到落实。
  目前,我们制订新的卫生经济政策,确定医院补偿机制还必须实事求是地考虑这样几个现实情况,(1)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交替的过渡期,新的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形成,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在许多方面尚未理顺,许多工作尚在探索和磨合之中,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清晰;(2)中央虽然已决定增加卫生经费,但限于国家财力,要求政府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实际上不大可能;(3)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处在起步阶段,特别在农村,有效覆盖面才百分之十几,要使它普遍成为医疗机构经济补偿的一个固定来源,至少还得五年甚至更久;(4)居民个人支付能力也很有限,据《人民日报》资料,1996年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49.9%,农村居民更高,占到58.8%。加上教育和社会交往开支;就没有多少余钱用于医疗消费,鉴于这种形势和境况,当前改善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首先须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中央《决定》的精神在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指导原则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定好卫生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标准,适当控制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包括基本建设、大型设备和卫生人力):尤其要控制好社会力量办医和个体行医。通过抑制医疗机构的不适宜的增长和不合理的竞争来抑制社会医疗总费用的增长。
  第二,争取各级政府“切实解决好医疗机构的补偿问题。”除了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安排好各级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的购置、维修外,并按“根据医疗机构的不同情况及其承担的任务,对人员经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的精神,将这个“一定比例”确定两个基点:一是每年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二是补助数额要占到医疗机构人员经费开支的1/3以上(根据专家测算,政府补助达到这个水平,才能成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对卫生总费用实行总量控制)。
  第三,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要同一般商品价格的调整成正相关。医疗机构是非营利单位,不能追求利润,但医疗服务是有成本的,它所用的材料、器材、药品以至人力都是通过市场,受市场价格的制约。为了使城乡居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目前医疗服务还下能完全按成本收费;但为了维持消耗和补偿的平衡,弥补政府补助之不足,同时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必须随着市场物价的变动及时地适度地调整其服务价格。这项工作应由省一级的计划、物价、卫生等部门组成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组织,负责协调这项工作,使医疗服务价格在“总量控制”之下得到及时的有序的调整。
  再从各个医院来说,要在卫生行政部门努力办好上述三件事的同时,深化改革,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创造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增强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此,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形势,端正经营观点。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国情,对医院的经费补偿要克服两种倾向,既不能完全依靠国家,也不能走过度服务、浪费资源、增加病人负担的道路。要按照“开源节流、共同负担”的思想建立新的补偿机制。至于医院内部经营管理,则应从追求增加收入转向提高诊疗质量,改善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二是调整收入结构,提高业务收入“含金量”。近些年来,一些医院面对政府差额补助比例有所降低的形势,把补偿收入的重点转到业务收入上,以增大服务强度来增加收入,从而出现“大处方”和滥用高精尖设备等不正当行为。据调查,有些医院药品收入曾占到业务收入70%,甚至更高。这种以过度浪费资源来增加收入的做法,是极不健康的,不仅促使社会医疗总费用急剧上涨,并且滋长不正之风,败坏医德和医院声誉,造成恶性循环,从长远看,不但不能增加医院收入,反而会阻碍医疗事业发展,调整收入结构,就是要降低药品收入在医疗收费中的比重,降低高精尖仪器设备的收费标准,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中的技术劳务收费标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业务收入中的“含金量”,即可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医院收入状况也会有所改善。
  三是提高管理水平,从管理中求效益,医院管理的总目标是要以病人为中心,达到优质、高效、低耗三者的统一。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医院的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进行全面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在人事管理上,要配好院、科两级班子,充分利用和履行国家给予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全员劳动聘任合同制和岗位责任制;在质量管理上,实行“三结合”,即发展医疗技术与提高医疗质量结合,工作环节质量与医疗终未质量结合,权责与激励结合。在经济管理上,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准则,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的关系,医院的有效增收,主要在于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杜绝浪费。为此,要实行院、科两级经济管理,两级核算分配,把医院的经济收入、支出与科室的经济收入和医疗耗用,分别进行核算管理,大型医院还可探索逐步从大科室核算转向二级分科的三级核算,从部分成本核算逐步过渡到全成本核算,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的经验证明,这样做收效甚好,值得很好地总结经验,供各地仿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