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入世”、“经济体制”转换,已将卫生系统推向改革大潮。工会如何将工作融入“职工素质”工程,帮助职工摆脱“困惑”,建立良性健康的竞争心态,使之适应新形势。
关键词:改革工会“职工素质”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也是卫生行业改革至关重要的一年。纵观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主导中国建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正逐步被市场经济体制取而代之。企业改革在先,卫生系统的改革也顺应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已经把医院推向改革大潮,同时也对医院员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占领医疗市场,尽快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又能与国际同行业接轨的医疗管理体制和服务运行机制是医院目前急待解决的新课题,也是医院“职工素质”工程的关键之一。
一、目前医院职工现状分析: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之一,他由医师、护士、医技人员、行政后勤等人员构筑而成。这些不同类型的群体共同担负着医院医疗护理和科教研工作的重任,并在创建医院精神文明、塑造品牌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
1、目前大学附属医院和三级医院医师队伍接受教育和学历层次普遍较高,“本科”是基础,“硕士”、“博士”、甚至“洋博士”学位者源源不断的充实这支队伍,使之“本科”学历者深感压力,形势咄咄逼人,纷纷“考研、考博”,继续深造,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护理队伍和部分医技人员接受的是中等学历教育,因此基础文化和技术技能水平相对略低。然而改革开放已十余年,这支队伍的文化素质结构已有了明显的改观,“大专、本科”学历者日趋增多,正在全面取代传统的中等学历教育。在职护士、医技人员自觉接受继续教育也巍然成风,通过同等“大专”“本科”甚至“硕士”教育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层次参差不齐。
3、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转换,医院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显然更为关注,一支有现代管理理念,颇具组织才能、懂教育、会科研的年轻化知识型管理人才队伍已逐步形成,正迅速取代“经验管理者”。优胜劣汰同样也迫使在行政管理岗位上的职工继续“充电”,不断完善自我。
4、后勤队伍则是医院的“弱势群体”,这部分职工以“40、50”者居多。历史原因使他们中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初级工多数,中级工、高级工所占比例少,技师和高级工更属凤毛麟角。在改革大潮中,他们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的低下显而易见。随着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企业化管理强烈冲击着这部分群体,他们中有调整心态、主动学习、挑战自我者,有观望、期待、依赖抱有侥幸者,也有任其发展,准备被淘汰者。这是医院不可忽视的群体。
综上所述分析,医院职工文化素质结构实属不低。医院职工救死扶伤、竞业奉献者也比比皆是,然而社会对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满意度、总不能满意,投诉时有发生,去年上海市民“万人问卷”,卫生行业排名结果,令人担忧。
二、分析当前医务人员中主要困惑的来源
多年来,上海卫生行业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创建医院品牌等工作列为重中之重来抓。各种载体的学习、宣传、教育,各种类型的质量检查考核无时不刻贯穿在职工的工作和学习中,但现实状况却不能满意。
1、“市场经济”的切换,对医院产生的影响,例如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社会就业矛盾突出,失业、低收入群体增加,而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出,使部分已习惯了几十年“公费、劳保”就医群体不适应新的医疗市场,与此同时对医院提出了新的服务需求;现代社会高速度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一方面显著延长了人们的寿命,但又使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显突出,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社会变革,人们在激烈市场竞争适应、磨合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心理因素和行为对医疗市场的干扰也时有发生。
2、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使医务人员的价值观也受到了挑战,不规范的职业行为也给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医学模式的转变又显示出部分医务人员传统知识的狭隘,以至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4、社会的群体期望值寄托着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期望,人们要求医务工作者始终以高度负责、精湛技艺、充满爱心、善解人意。然而医务人员个体的职业角色行为与社会群体期望值之间存在的差距则是客观存在的,无形中人们会对医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会使部分医务人员感受到较大的压力,有的感到无所适从,或者产生角色不适应行为,发生消极影响。凡此种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波及和影响医疗这个“特殊”的消费市场,由此会给医务人员带来“困惑”。
三.工会在“职工素质”工程中可发挥的作用
1、“职工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离不开医院党、政、工、团及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工会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力能所及的权限中发挥应有的“维权”作用。
2、一个人在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心身疲惫、感情枯竭,如调整不当,会表现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医务人员通常是在快节奏、高强度、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工作的,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会应尽可能建议行政领导优化职工的工作学习、值班休息、就餐等环境,使他们能及时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疲惫,以自身健康的身心状态去帮助他人恢复和保持身心健康。
3、在新形势下,大部分职工对个人“终生学习”与竞争优势的意识较为明确,但必须教育职工关注自己的职业规范和行为标准。工会可通过行业劳模、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学习,组织“评先推优”等活动,激发职工人生价值体现的最高境界,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医德、严谨的作风、精湛的技术、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4、充分发挥工会“职工之家”的作用。职工各有业余爱好,可根据不同需要,组织艺术歌咏小乐队、摄影技术培训、艺术插花比赛、礼仪、健身、健美、职业化装、拳操锻炼、美容养生保健讲座、或组织主题不同的沙龙,并尽可能发掘职工中的“能人”作为师资既发挥了他们的才能,使之自信、自尊得到满足,又可让职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升华自己的艺术修养。
5、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一些福利性的活动,如外出旅游、组织家庭日活动、举办运动会、演唱会,在集体活动中增强职工间的凝聚力和感情交流,发展良好的人际间交往。
6、组织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来医院作不同类型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拓宽职工的视野、增加职工的信息量和丰富他们的知识,以提高综合能力。
7、后勤职工参加上述活动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可有的放矢的开展一些技能培训,并可采用奖励方法,鼓励他们中的部分同志参加社会技能晋升学习,增加岗位竞争空间,以点带面推进学习氛围。
四、小结
“职工素质”工程是广义的,现代社会所需的是复合型人才。工会能在“职工素质”工程中当好配角,为职工搭建舞台,才能符合领导同志提出的“工会肩负着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和维护者的神圣职责、要更好的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的要求。这样也会不同程度地解除职工的“困惑”,有利于建立社会与医院、医务人员与病人、服务与被服务的良性运行机制,以促进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
医院改革与“职工素质”工程
来源: 互联网
相关文章